關於我們

打破語言障礙 建立共融社會 「香港翻譯通服務」計劃獲選優秀服務影響力獎

作為以粵語為主的國際城市,香港少數族裔人口佔約8.4%,語言障礙令非華語人士面對就業及生活上的挑戰。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少數族裔服務部以自負盈虧的社會企業模式營運「香港翻譯通服務」(「翻譯通」),為非華語人士、公營機構及企業提供傳譯、翻譯、校對及諮詢等服務,致力消除文化隔閡,並創造外語專職就業機會。不經不覺,「翻譯通」已服務社群十五載,改善無數的少數族裔人士及家庭在港生活的處境,推動共融文化。本服務榮獲麥理浩夫人中心2024至25年度「優秀服務影響力獎」五大服務計劃之一。

 

創造專職就業機會       成少數族裔職涯起點

2013年,Sukhwinder從印度移居香港後加入「翻譯通」成為兼職傳譯員。在Sukhwinder眼中,「翻譯通」不僅提供穩定工作機會,還讓員工實踐專業技能,發揮種族多元共融工作間的優勢,這是他最終決定長期任職的關鍵。他亦欣賞「翻譯通」設有完善的內部晉升機制,讓他得以在8年的努力下,由兼職、全職,到成為傳譯經理,現時管理及培訓過百位傳譯員。

 

「翻譯通」致力幫助少數族裔克服日常生活面對的語言障礙,消除他們與華語人士的隔閡,融入香港生活,還為曾接受高等教育的少數族裔人士提供具前景的專職就業機會,讓不同背景的少數族裔也能在香港找到歸屬感,建立共融社會。

 

打破語言界限       成就共融社會願景

另一位印度裔同事Shabana於2009年隨丈夫移居香港。身為兩孩之母,她需要在家庭照顧者的責任與經濟壓力之間尋求平衡。終於在加入「翻譯通」後,靈活的工作安排讓她既能照顧家人起居生活,又能幫補家計。Shabana坦言,這是她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而這15年間的經歷不僅改善了她的家庭生活,也見證了自己的個人成長,透過工作提升了語言能力和溝通技巧,實現了自我價值,還成功漸漸融入香港社會。

 

2024年,「翻譯通」已聘用超過120名來自不同族裔與背景的傳譯員及行政人員,半年服務高達10,000人次,平均每月超過1,600次,協助社會打破語言界限。Sukhwinder與Shabana的故事,都是「翻譯通」推動少數族裔共融與發展的又一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