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里程碑

2020年代
2010年代
2000年代
1990年代
1980年代
1970年代

機構於11月23日(星期六)舉行一年一度的年會外,同日下午亦在葵涌總部服務大樓地下操場舉行以《幸福同行》為主題的嘉年華,並開放各樓層舉辦活動,讓市民免費參加。嘉年華吸引高達約2,000人次入場,場面熱鬧,活動空前盛況。
1_嘉年華_表演_Music Chaser busking

機構為慶祝踏入五十一周年,於11月23日(星期六)在葵涌總部服務大樓二樓禮堂舉行第五十一屆年會(下稱「年會」)。是次年會榮幸邀得社會福利署荃灣及葵青區福利專員黃少芬女士主禮,出席者近400位,包括葵青民政事務專員鄧顯權先生, JP與葵青民政事務處代表、荃灣區及葵青區議會議員、香港聖公會代表、友好機構與團體代表、合作夥伴、商界代表、地區組織代表、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資深義工、教友,以及機構管理委員會成員與同工等聚首一堂,見證此重要時刻。
未命名設計 (72)

機構獲社會福利署批准,於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上午七時正至下午十二時三十分舉行全港賣旗籌款活動,所得款項將用作推展基層醫療及保健服務、中西醫療及復康護理資助計劃,以及社會多元文化共融和弱勢社群支援項目。是次賣旗日成功招募超過 5,160 名義工,包括來自全港77間中小學、幼稚園、社會服務機構、商業機構和教會團體的義工,以及來自各區的個人和家庭義工、機構服務使用者、機構員工及其親友(詳細名單列於2023-24 年報「鳴謝」部份)。承蒙義工們的努力及熱心市民的踴躍支持,活動成功籌得逾港幣 115 萬元善款。
20240316_111238

機構於聖公會諸聖中學活動室舉行了第五十屆年會 暨 金禧誌慶啟動禮。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先生, J.P. 蒞臨擔任主禮嘉賓,並與在場所有參加者共同進行簡單而隆重的啟動儀式,見證機構正式踏入五十周年的重要時刻。

當日超過220位應邀出席的嘉賓,包括來自基金會、商界、友好團體、合作顆伴、資深義工、教友,以及機構管理委員會成員與同工聚首一堂。
2

機構於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舉行五十周年感恩聖餐崇拜,由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陳謳明大主教主禮及講道,胡偉豪牧師擔任大主教侍從;范晉豪座堂主任牧師、周偉文牧師、劉子睿牧師為聖餐襄禮,一起帶領會眾為機構五十年獻上讚美及感恩。
1

總部服務大樓於2023年10月完成正門外牆油漆翻新工程。
DSC01212

賽馬會葵華健樂中心開幕典禮之嘉賓大合照
DSC06106

在2023年10月6日,位於葵涌總部服務大樓毗鄰開辦的賽馬會葵華健樂中心正式開幕,開拓結合「健康教育—健樂服務─地區支援」的一站式基層社區健康服務平台。

(相片為李國棟醫生(右六)、陳謳明大主教(左七)及龍家駒博士(左六),以及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管理委員會委員和專業顧問,與賽馬會葵華健樂中心開幕紀念牌匾合影。)
9_開幕牌匾合影

「麥匯‧業成」項目準備正式入伙。
8_業成街_2

第四十九屆年會
cover

2022年11月起,本機構獲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委託於葵涌業成街營運及推行「組合社會房屋計劃」—「麥匯·業成」計劃,提供過渡性社會房屋單位,改善基層人士居住環境。

(相片為仍在興建中的組合社會房屋 — 「麥匯‧業成」計劃)
擷取

第四十八屆年會
1_嘉賓大合照

在2019冠狀病毒病肆虐期間,本機構仝人仍然群策群力,迎難而上,服務質素精益求精,設計創新服務模式,開拓前瞻性計劃。

2019年起,本機構在區內提供由社署資助的「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以支援及協助正接受學前服務的兒童及家庭。

四十五周年年會
4_2018_45周年年會

四十五周年茶會
6_2018_45茶會

四十五周年感恩崇拜
5_2018_45周年感恩崇拜

本機構2017年4月開始由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擁有,繼續秉承「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基督精神,以社區建設、社區照顧、社區健康、建立社會資本和社區融和」服務設計綱領,為不同年齡居民提供多元化社會服務。

職員聖誕聯歡暨四十周年職員晚宴
3_2013_christmas

四十周年年會
2_2013_40周年2

四十周年感恩崇拜
1_2013_40周年

機構於烏溪沙青年新村舉行職員退修會。
3_20080301_職員退修會

三十五周年晚宴
4_PB220239_12

三十五周年感恩崇拜暨周年大會
2_2008_三十五周年_感恩崇拜暨周年大會_晚宴_221108

於2006年,本機構獲民政事務總署「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撥款資助開設「『愛‧ 服‧ 飾』南亞創藝」社企。各項社企服務為較低學歷的市民提供就業機會,協助他們渡過艱苦時期。

總部服務大樓完成大型維修工程的外貌。
1_2003_大維修

機構正式於2002年成立兩間綜合服務中心及餐飲業培訓中心,連同工商業社會服務部合併成為「就業發展綜合服務」,致力發展與時並進的服務。

陸續在青衣和梨木樹開設綜合服務中心,以及成為青衣邨社區會堂的代管機構,又為區內小學生提供全方位學生輔導服務。

由於區內屋邨重建及居民對社會服務需求不斷增加,加上配合政府社會福利服務改革,本機構於2001年開設了石蔭幼兒園。

少數族裔服務部亦於2001年成立,由華裔、巴基斯坦、尼泊爾和印度等不同種族的同工組成,成為本港最早開始提供少數族裔服務的機構之一。

踏入千禧年代,本機構服務亦進入新紀元。隨著荃灣及葵青區的迅速發展,人口結構愈趨複雜, 透過試行各項嶄新的服務計劃,特殊社群服務陸續開展,包括新移民、長期病患者、受虐婦女等的支援工作,以便更有效地為區內居民提供適切服務。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迎來銀禧紀念。
2_1998_銀禧紀念

香港聖公會教省於1998年成立,本機構亦隨之而易名為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本機構成立專為單親家庭而設的「互勵會」,及後成立「家庭活動及資源中心」,針對家庭需要提供輔導、單親及弱勢家庭互助小組和家庭生活教育服務。

1997年4月,工業社會服務部也因應本港工業轉型而易名為工商業社會服務部,開始開辦一系列的自負盈虧服務,例如穩步發展中年失業工人的再培訓課程,進一步突顯本機構對推動多元化和全面的社區為本綜合服務的決心。

1997年3月8日,老人綜合服務中心正式開幕(現稱「林植宣博士老人綜合服務中心」)。

本機構獲政府資助提供老人綜合服務中心和家務助理服務,命名為「林植宣博士老人綜合服務」,以表揚林植宣博士對區內長者的關顧及資助建築白普理翼。

為關顧「全人健康」及推動社區健康服務,本機構社區健康促進中心、健身室、牙科診所與佳音服務部正式成立,及後發展了現今的「社區健康綜合服務」。
(相片為本機構於1994年為成立牙科診所而進行步行籌款)
6_1994110604_成立牙科診所步行籌款

1994年9月4日,麥理浩餐廳正式開幕。
5_19940904_麥理浩中心餐廳開幕_2

經歷三期發展和擴建後,總部服務大樓終成為今天樓高六層的模樣。
1_1994_完成第二期擴建工程後

承蒙白普理慈善基金、林護基金、林植宣博士和社會各界的慷慨捐助,總部服務大樓第二期擴建計劃於1994年竣工,白普理翼落成。

本機構與葵青區議會於荃灣大會堂合辦的「一九八八全港在職人士歌唱比賽」。
擷取

隨著學童課餘託管服務在1986年正式開始,便形成現時的「照顧及教育綜合服務」的雛形。

十周年紀念活動留影
2_1984_1984111701

總部服務大樓於1980年加建至五層高。
1_1980_10月_加建至四層服務樓層

機構正式成立工業社會服務部,提供就業支援及勞工法例諮詢服務。

在1980年代,本機構的政府資助服務漸增,逐步資助本機構開辦育嬰園及幼兒園、家庭生活教育,以及老人中心等服務,漸漸為荃灣、葵涌和青衣區內各年齡和階層的居民提供服務。在1980年,本機構獲政府資助,於總部服務大樓開辦社區中心服務,及以服務荃灣西六村的鄉民為本的鄰舍層面社區服務計劃,亦聯同葵青區議會及東葵涌分區委員會積極組織大大小小的區內活動。

首位中心主任(現稱「總幹事」)張肇融牧師與嘉賓一同見證大樓啟用的重要時刻。
5_19731120_見證中心啟用_首位中心主任張肇融牧師與嘉賓

白約翰主教陪同港督麥理浩爵士夫人為本機構主持揭幕儀式。
4_19731120_揭幕儀式_白約翰會督陪同麥理浩爵士夫人主持

本機構於1973年11月20日正式成立,港督麥理浩爵士夫人親臨主持揭幕儀式。機構早期主要針對青年及工廠工友而提供服務,例如學生輔導及鄰舍組織服務工作,以回應他們的服務需要。
(相片為港督麥理浩爵士夫人於1973年11月20日開幕禮上致辭)
3_19731120_中心開幕禮_麥理浩爵士夫人致辭

承蒙名譽贊助人香港第25任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夫人之邀請,遂命名為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相片為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落成之時樓高三層)
2_1973年機構總部外貌_樓高兩層的中心外貌_落成後

因應社區需求,時任聖公會港澳教區主教白約翰主教向政府租用土地,於葵涌和宜合道22號現址成立一間社區服務中心。
(相片為興建中的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外貌)
1_1973年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_興建中